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金融的逻辑》从金融的视觉出发,对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变迁、儒家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入的探析,通过对中美思维模式、历史发展进行对比,给读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我认为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儒家“孝道”文化实质上是包含了一层隐性金融交易的,它不是纯粹的“孝”,不是纯粹的“爱”。在传统的儒家“孝道”文化下,子女不是单纯的子女,他们还是养老保险、是投资品;而父母不是单纯的父母,还是债主、是VC(风险投资)。这是比较遗憾的一件事情。在经济不发达,金融市场不健全的地区,很多靠的都是熟人经济,是一个熟人社会。但是经济发展了,金融市场也健全了,金融市场就可以替代原来的儒家“孝道”文化的经济功能,可以替代“人情债”了。这就将儒家“孝道”文化的经济功能解放了,让“孝道”变成纯粹的“孝”、纯粹的“爱”。所以说,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建立起健全的金融市场,通过市场自由化和金融现代化的方式来实现个人自由,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陈志武的书对中国传统和现行的经济和文化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唯其深刻,所以偏激,这几乎是难免的。例如他说,会以欠债来推发展的“小政府”才有利于民主与法制的发展,保护私有财产,才有利于自由和民主,“养儿防老”在现代是不道德的,儒家思想不利于金融发展,西方国家不是依靠掠夺才强大而是强大了才有能力掠夺,等等。不过,以作者理工科出身的经历,他对中国文化的把握可能是不够全面和准确。
人们一般在青壮年时期消费需求最大,但此时的钱也最紧张,而到老年时最不需要花钱却最不缺钱,为此利用金融,他们可以通过借贷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 来满足消费的需求。
你可能喜欢
-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 资本游戏
- 金融逻辑
-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 经济学读后感
- 学生成长
- 管理常识
-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4页
- 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理论论文:企业加强财务理论学习与研究的相关思考10页
-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变化趋势及对策探讨7页
-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新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研究7页
-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浅论信息时代企业财务软件发展趋势6页
- 毕业论文(设计)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25页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53页
-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1页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融资租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23页
- 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务管理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7页
-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8页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55页
- 第十五章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24页
- 宏观经济学6-宏观经济政策分析30页
- 投资顾问培训之“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PPT134页
- 宏观经济15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2010级)52页
-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3110632页
-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41页
- 牛奶可乐经济学 读后感2页
-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1页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1页
- 经济学读后感3页
- 开车经济学读后感5页
- 僵尸经济学读后感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