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课标依据]: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
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难点: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免除杂费和学费了,你知道国家是从哪个地区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吗?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呢?”——学生回答“西部地区。”
教师:其实这些年国家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是竭尽所能斥巨资而为之。比如:投资262亿元建青藏铁路,计划投资403亿建重庆轻轨,以及打算重拳出击,在川、滇西部的横断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群落。等等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西部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高于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课题。
学习新课:
活动一:百鸟争鸣(合作探究)
学生先看教材P93第一自然段,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各是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种分配制度?(结合基本经济制度思考)
3、这种分配原则会导致贫富分化吗?为什么?
4、为了避免贫富化化你有何建议?
(第1题每生必须完成,2、3、4题至少选一题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的分配原则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你可能喜欢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 共同理想
-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4页
- 九年思品第七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2页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22页
- 7.2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114页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12页
- 7.2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2页
- 7《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教学设计5页
-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教学设计5页
-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教学设计 ( 原创 )7页
-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教学设计8页
-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教学设计7页
-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的教学设计5页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43页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韩艳5页
- 中阳二中薛军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5页
- 九年思品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5页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9页
- 九年级政治 教学设计 第八课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页
- 【精品课件】__艰苦奋斗_开拓创新教案28页
- 9.1我们的共同理想 9.2艰苦奋斗开拓创新2页
-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课件28页
- 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案5页
- 第九课第二课时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学案3页
-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12页
- 第九课 我们的共同理想2页
- 课时25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8页
- 中考复习第九课 我们的共同理想8页
-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页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5页
-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教学设计3页
-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1页
-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与反思10页
-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三框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4页
- 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2页
-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方案4页
-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27页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5页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案设计2页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导学提纲4页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别的版本)3页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0页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页